请选择协议

协议号母亲姓名脐血编号
{{item.ProtocolId}}{{item.CustName}}{{item.StorageId}}
首页 > 走进脐血库 > 新闻报道 > 媒体报道

茂名日报:​同胞“脐迹”生命接力:妹妹脐血给了8岁地贫姐姐“新生命”

时间:2022-02-21

茂名网讯 “知道女儿移植成功后,我高兴得一晚上都睡不着!”2月11日,茂名市身患重型地贫的小雨(化名)在茂名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、产科医护人员的见证下顺利出院。回想女儿多年遭受的输血排铁治疗痛苦,小雨妈妈梁女士眼泛泪光。从今以后,小雨终于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,健康快乐地生活。

小雨顺利出院。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黄信涛摄

8岁的小雨已和地贫斗争了7年

小雨今年8岁,但已经和地贫斗争了整整7年。怀小雨期间,医生告知梁女士,因两人都携带地贫基因,孩子有概率是地贫携带者,也有概率是正常孩子。当时梁女士和家人认为,孩子最多和自己一样是轻型地贫携带者,并不影响生活。

2013年10月小雨出生,8个月大时开始出现高烧不退,在当地医院确诊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,之后开始了长期输血排铁治疗的生活,饱受病痛折磨。

“发现她有地贫的时候,我感觉我快要崩溃了。”梁女士说,随着孩子长大,输血频次越来越密集,老家信宜市血量稀缺,经常需要奔波多地才能输上血,家人非常焦虑和疲惫。

妹妹脐血给了姐姐“新生希望”

小小年纪的小雨最常去的地方不是学校,却是医院;最常见到的不是玩具,却是医生拿着的针筒;常常陪伴着的不是“小伙伴”,却是医生和护士。

小雨的病让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贫困,但家人从未放弃让小雨治愈的希望。为了救小雨,夫妻俩决定“赌”一次,再生一个孩子,盼望她能给姐姐带来新生。2016年,小雨的妹妹在茂名市人民医院产科顺利出生,产科医护人员成功采集妹妹脐血。

此前,梁女士已通过孕期穿刺检查,事先得知两姐妹的配型是全相合。因此,一家人四处筹集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费用,日子虽然贫苦,但是能看到未来的希望。“我想着要赶紧把她的病治好,治好后就不用再经常担心她没血输。”梁女士说。

医院家庭同为生命接力

1月4日,小雨在茂名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成功移植妹妹的脐血。血液内科主任张雄介绍,此次小雨移植了妹妹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脐血造血干细胞。

“非常难得的,患儿和妹妹的配型是12/12全相合。也非常幸运,妹妹2016年在我们医院产科出生时留存了脐血。妹妹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上脐血造血干细胞,保证造血干细胞数量充足,移植过程非常顺利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小雨是茂名市首例移植同胞脐血造血干细胞的患者。主治医师李赞表示,移植后第15天,复查地贫基因和植入匹配度时,发现小雨的地贫基因转成了妹妹的正常基因,说明已经恢复正常的造血功能。

“今天,我和当时为供者(妹妹)接生并亲手采集脐血的助产士一起来到这里,见证小雨生命向好转折,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。作为产科工作者,采集的脐血能够成功应用到我们的临床治疗上,参与了生命的接力,挽救了一个病人,也挽救了一个家庭,我们特别开心,特别有成就感。”茂名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谭峰说道。

小雨出院当天,阳光格外温暖。医护人员共同鼓励她:“以后碰到困难,只要咬咬牙关都可以过去,多辛苦你都熬过来了,你是最棒的!”陪伴她近两个月的医护团队,特意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,庆祝她获得新生。手巧的医护人员还为小雨手绘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“冰墩墩”、冬季残奥会的吉祥物“雪容融”,正如冬奥会主题口号:“一起向未来”。

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珮珮 通讯员陈姝 陈紫娴 雷晶晶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mm111.net/2022/02/14/991192272.html
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光明日报:国内首部脐带血领域问答科普读物出版

下一篇:聚焦世界脐血日 | 脐血公益主题无人机灯光秀亮相广州

联系电话:400 830 20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