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0月16日,“第九届全国脐带血大会”在成都锦江宾馆隆重召开。
该会议是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、四川省妇幼保健协会主办,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承办。
大会围绕“精准创新,协同发展”这一主题,特别邀请了美国、日本、韩国血液肿瘤、干细胞治疗领域的专家、学者与国内400余位儿科、血液内科、新生儿科、康复科、产科和脐带血基础研究、质量管理等领域的专家、医护人员进行广泛、深入的交流,共同探讨脐带血应用与研究最新成果和进展。
在会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多位专家分别就脐带血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做了精彩分享。
孙自敏教授把脐带血比作一颗种子,而移植体系就像犁地、呵护到植入的过程,需要精心优化。
为了改善脐带血的移植效果,孙自敏教授团队采用了清髓性、不含ATG的移植方案。经过回顾性分析发现,细胞植入明显提高,移植相关死亡率下降,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无白血病生存效果。
“我认为脐带血是上天留给人类的一个优质的细胞,我们应该珍惜它,把它开发好、应用好。”孙自敏教授总结到。
陈强主任介绍了四川脐血库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探索。经过20多年的持续规范运行,四川脐血库公共库库存脐带血15000余份,自体库库存脐带血14万余份。
在四川脐血库脐带血救治的人群中,成人占59.89%,救治年龄最大患者74 岁,最小患者7个月。救治患者中体重超过50公斤的患者占59.75%,其中体重最大患者110公斤。移植后无病生存最长已超过20年,出库脐带血最长冻存年限14年零7个月。
孙媛院长指出,造血干细胞是目前唯一准许应用于临床的干细胞,而它的来源其实只有三种:骨髓、外周血和脐带血。
目前,京都儿童医院已完成100多例脐带血移植,其中有自体库14例,自体应用6例。
2010年,一位3岁的重型再障女孩在该院治疗后康复,一年后就恢复上学,目前仍在正常上学生活。18例获得性再障患儿接受自体脐带血移植后,全部脱离输血,100%存活。
曹建国主任围绕脐带血治疗脑发育障碍进行了分享。
从2018年起,深圳市儿童医院已完成30例自体脐带血治疗各种脑损伤,其中接受了连续治疗的11例患儿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。
脐带血治疗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与其成分有关。脐带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、间充质干细胞等,细胞因子与成人也有明显差异,在体内可发挥修复及再生的作用。
曹主任同时表示会加强与脐血库的合作,共同推动脐带血在儿童脑损伤和发育功能障碍中的应用,造福社会,减轻家庭的负担。
刘芳副主任医师分析了自体脐血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潜在应用,如在供者反悔时的临时补救、植入失败时的补救、低危急性白血病自体移植、家庭成员移植、化疗后的支持治疗等。同时,脐带血中还有大量免疫细胞,在NK细胞、CAR-NK、CAR-T治疗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前景。
刘芳回想了20年前自己刚刚当医生的时候,“那时肯定想象不到今天血液病这么高的治愈率,我们也没有办法想象20年以后科学会发展成什么样。人一辈子活到80岁得恶性肿瘤的概率是1/3,到那个时候可能我们实体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也将成为家常便饭。”